文书360 >地图 >综合分类 >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最新纪念屈原的一句话(范本七篇)

时间:2025-06-03 作者:文书360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1

一杯香茗,一捧诗书,追随历史的脚步,我遇见了你,屈原。

清晨,窗户上朦胧着淡淡水汽,将窗外美景氤氲得一片诗情。历史书中的你,另我崇拜不已。不知不觉,我越看越入神,这时,似是一缕神风吹得我浑身酥软,双脚也不由自主的离开地面......

“啊!终于到了!”我回到地面“咦,这不是楚国的朝堂之上吗?”我环顾四周,这里虽是古朴的建筑,高大气派的飞檐,浑圆的朱红圆柱,无不显示着庄严森威。王位上,是威风凛凛的楚怀王。我欣喜若狂,莫不是穿越到战国啦!再看看我自己,一身素衣,头戴纱帽,俨然成了朝中一臣了。楚王高高在上,群臣们都鸦雀无声。一位大臣来报:“大王,张子来了!”张子就是张仪,他呀,是奉秦国之命来拆散六国联盟的。

“大王,如今你楚国富庶,我秦国强大理应联合互助。”张仪衣冠楚楚,一副对楚王恭敬之样。

这时,你,站出来了!坚定的眼神,眉宇间尽显英姿:“张子,眼下六国联盟不可改变,我楚国并无此意,敢问你是何居心啊!”你句句在理,字字铿锵有力,为了楚国坚决反击。

“屈子,你倒是说说,你这六国联盟,为何不可改变?”你毫不示弱:“哼!倘若我楚国无视这六国联盟,与你秦国互助,那便是背信弃义!你秦国如今变法图强,野心昭昭,我怎知你张子不是秦国派来拆散我六国联盟而孤立我楚国的?”张子被你说的面红耳赤,转念又用600里土地前来诱惑楚王。

楚王面对如此诱惑,身体前倾,面露喜悦之色。你忠心进谏:“大王,不可啊!这秦国实在多变,切不可听信他言!”楚王呵着斥道:“屈大夫,你如此固执,既秦国愿与我楚国交好,还相赠土地,诚心可鉴,有何不可!说罢甩袖欲走。你扑通一声跪地,苦苦劝说,换来的却是楚王一句:“即日起,贬屈原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

不久,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这是压垮你信仰的最后一根稻草。你一心为国,热爱祖国的心从未动摇,奈何,楚王听信佞言,你只得带着满腔愤懑,投向汨罗的怀抱。周围百姓们嘤嘤的啜泣声,大家都在江边喂鱼食,吟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睁开眼,一缕阳光正暖暖着洒在我身上,我回过神来,回味着刚刚梦中的情景,要是能和你,我崇拜的屈原一起生活,我定和你一起进谏,同甘苦,共命运!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2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6、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8、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10、路慢慢其修远兮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1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13、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1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8、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19、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0、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21、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22、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23、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24、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25、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26、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27、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28、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29、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30、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31、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32、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33、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34、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35、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36、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37、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38、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39、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40、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41、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42、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43、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44、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45、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46、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47、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48、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49、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

50、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51、”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

52、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53、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54、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55、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56、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57、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58、归来兮!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

59、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60、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61、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62、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63、归来兮!不可久淫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64、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65、归来兮!恐自遗贼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

66、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67、归来兮!不可以久些。

68、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

69、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70、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71、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

72、悬人以嬉,投之深渊些。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73、归来!恐自遗灾些。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天地四方,多贼奸些。归来!恐自遗灾些。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天地四方,多贼奸些。

74、像设君室,静闲安些。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75、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76、冬有宎厦,夏室寒些。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经堂入奥,朱尘筵些。

77、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78、室中之观,多珍怪些。兰膏明烛,华容备些。

79、二八侍宿,射递代些。九侯淑女,多迅众些。

80、盛鬰不同制,实满宫些。容态好比,顺弥代些。

81、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姱容修态,絙洞房些。蛾眉曼瞗,目腾光些。

82、靡颜腻理,遗视矊些。

83、离榭修幕,侍君之闲些。悲帷翠帐,饰高堂些。

84、红壁沙版,玄玉梁些。仰观刻桷,画龙蛇些。

85、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86、芙蓉始发,杂芰荷些。

87、紫茎屏风,文缘波些。文异豹饰,侍陂陁些。轩辌既低,步骑罗些。兰薄户树,琼木篱些。魂兮归来!何远为些。

88、魂兮归来!何远为些。

89、室家遂宋,食多方些。

90、稻粢穱麦,挐黄梁些。

91、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92、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3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噢,屈公,是你吗?当你跃身跃入汨罗江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感觉到生命的气息吗?你了解江水的温暖吗?你的心被江水吞噬了吗?

在你流放的日子里,你衣衫褴褛,水在讽刺你,山在嘲笑你,整个大地都在鄙弃你,你在空旷的山野中咆哮,山野中回荡着你的怒吼声:“吾不能变心已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你的爱国热情,你的一片赤诚之心,早已照亮史册。如今却落个流离失所,浪迹天涯……

你真的甘心吗?不,你不甘心,你又唱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于是上天并没有眷顾你,这个可怜的人。被逼无奈的你最终不得不选择以身殉国,但是不曾后悔,你用生命的弧度证明了什么是赤胆忠心,什么是心系百姓……

那日,你生穿长袍,腰佩长剑,在汨罗江旁徘徊。沉默,沉默,再沉默。我终于明白你的心情,我终于明白了你的沉默。我也看到了你那愁苦的面庞,在那些寂寞的日子里,你一定与山鸟虫鱼为伴,与草花树木为友,和自然的一切娓娓而谈。这就是你,是你的人生你的境界。

当你纵身跳如汨罗江的那一刻,注定了你与江水融在一起,也注定了你的一生是辉煌的,更注定了你是一名人生的斗士,孤独的强者。

然而你却死了,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虽然您陨落了,但是文学史上升起了一颗璀璨的明星,引领着下一代子子孙孙为国家效力,为祖国奉献。陶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用世间最强音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用嘶哑的喉咙声唱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陆游告诫子孙后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他们都在您的影响下在艰难的环境中跋涉人生。

有这样的影响下一切都直了,安息吧,伟大的诗人。我敬爱的屈公。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4

五月初五,汨罗江边,你,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汨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国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是我想你现在知道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今天,我们仍然过着令人充满思绪的端午节,为的是纪念你——屈原!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5

屈原,是一位诗人,在文学诗歌方面有着极高造诣,可以说屈原是东方的诗歌鼻祖,对于后代有深远影响。

回顾屈原的生平,人们记住的经历故事不多,基本就是他为楚怀王做事,后来收到楚怀王身边大臣的排挤,最终遭遇陷害投身汨罗江死了。屈原虽然死了,可是他留下许多诗歌作品,供后人能够阅读欣赏。

人们从他的诗中感受到屈原不平凡的心境,感受到他的崇高思想。屈原的《离骚》可谓超凡脱俗、出神入化,显露出屈原孤绝、清高、激烈等特点,让我逐渐地认识到屈原是一个十足的完美派,眼中容不下一丝沙子,不愿意接受世俗黑暗,更不愿意妥协。

我相信人的命运与选择非常有关系,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了什么样的命运,说白了屈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选择妥协,已经注定了最后的结局。只是他的这份选择,是值得人尊敬的,才会为后世的这么多人所尊敬所追崇所宣读。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留名千古,在于这个人为善,当他为善了,值得让人赞美。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6

  一、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惟草木之零落 兮,恐美人之迟暮.

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二、作品简介: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三、创作背景:

屈原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绵缠悱恻的情绪。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还是作于屈原被流放时。《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楚怀王疏远。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离骚》本身找证据是个好办法。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被放逐之后所作,但这并不足信。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诗人想像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即《离骚》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创作出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太忠实于史实,也是有可能的。

  四、作者简介:

屈原(前340一前278),名平,楚国人,楚王同姓贵族。早年深得怀王信任,官左徒和三闾大夫。由于贵族保守集团的反对,终遭失败,被怀王疏远,放逐汉北。当楚国首都郢被秦兵攻破时,他在彷徨苦闷、悲愤忧郁的心情中投汨罗江自沉。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篇,从不同的方面艺术地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怀。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7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本文来源:http://www.wenshu360.com/zonghe/4513.html